糖尿病防治
日期:2021-06-03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。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,引起糖、蛋白质、脂肪、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,临床上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,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。 临床表现 多食、多尿、多饮、体重减轻明显。 实验室检查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。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。 葡萄糖耐量:空腹血糖≥7.8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≥11.1mmol/L为糖尿病,在7.8~≥11.1mmol/L之间为糖耐量异常。 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为糖尿病患者近期病情监测指标。 并发症 急性: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。 慢性:动脉粥样硬化性心、脑血管疾患及周围血管疾病,糖尿病肾病、视网膜病变、周围神经病变、皮肤病变。患者常有频繁的感染。 处理措施 1.糖尿病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。 2.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。 3.口服降糖药治疗。 促胰岛素分泌剂:1、磺脲类药物:格列本脲,格列齐特,格列吡嗪,格列喹酮等。2、苯甲酸衍生物:如瑞格列奈、那格列奈。 胰岛素增敏剂:噻唑烷二酮衍生物。 双胍类:二甲双胍。 α-糖酐酶抑制剂:阿卡波糖、伏格列波糖等。 4.胰岛素治疗。 5.监控:定期对血糖、HbA1C、慢性并发症监控。 预防 低热卡、低盐饮食,经常运动防止肥胖,改变不合理生活方式。 |